常见问题解答
您当前位置:
主页»新闻动态»

慎选校外教育培训 这五大陷阱要注意

时间:2025-05-19 15:50:38 浏览量:4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郑铁峰)暑假马上来临,慎选许多家长都想着利用假期给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加油充电。校外但当前校外教育培训市场,教育阱注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,培训各类消费“陷阱”花样频出,大陷令家长们防不胜防。慎选在此,校外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,教育阱注提醒广大家长朋友,培训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大陷要避免五大“陷阱”,做到谨慎选择、慎选理性下单。校外

陷阱一:培训机构缺乏合法资质

目前校外培训市场中,教育阱注部分培训机构未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、培训实际培训项目与登记经营范围不一致、大陷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格证等现象较为普遍,导致机构管理、师资培训等方面缺乏监管。此外,无证照办学情况也时有发生,该类培训多藏匿于居民楼内,在安全管理、规范收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隐患。

陷阱二:虚假宣传误导消费

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招揽客户,肆意夸大培训效果,对主体资质、师资、课程内容作出虚假宣传,对升学、通过考试、获取证书及其他教育培训效果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,致使许多学生家长上当受骗。

陷阱三:课程质量遭遇“打折”

部分培训机构在学员完成报班后玩起“偷梁换柱”的花招,试听课和正式课程天壤之别,频繁更换授课老师、压缩授课时间、更改授课内容、擅自停课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进度,导致课程质量大打折扣。

陷阱四:格式合同暗藏霸王条款

培训机构提供自己预先起草好的格式合同,除课程课时外都不容易更改,合同内容往往是束缚学员的条款多,约束自身的条款少,通常还会设有非常苛刻的退款条件,名目繁多的退款费用,甚至出现“入学概不退费”等霸王条款,严重侵害学员的合法权益。

陷阱五:培训机构倒闭、跑路现象频发

近年来,一些培训机构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受疫情影响无法维持经营,出现了倒闭关门的情况,也有一些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,直接卷款跑路,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。

面对这些暗藏的陷阱,消费者应该如何顺利避开?对此,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。

理性报班,切勿攀比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,只有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,尊重孩子个体差异,遵循科学教育规律,才能避免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。应理性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,在孩子学有余力的状态下,引导他们拓展知识、发展兴趣、增强综合素质,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。要客观看待校外培训作用,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,避免盲目攀比、跟风报班。

认准资质,切勿轻信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一定要先查验办学资质,既要看机构的“证照”是否齐全,也要看老师的资质是否齐全。要尽量选择合法办学、口碑较好、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。可以通过互联网、在读学生家长、行政监管部门等渠道咨询了解机构声誉,尤其要查看互联网上或者第三方人员的评价,不要轻易相信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和课程顾问的各种口头承诺。

谨慎签约,切勿冲动消费者对不熟悉的培训机构应持理性消费态度,可先尝试短期试课,等认同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,再续约。建议消费者分期缴纳学费,最长不要超过三个月,有效降低消费风险。同时应提高维权意识,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相关协议,并将课程内容、退款条件、违约责任等在协议上明确标注,并要求机构将口头承诺也一并写进合同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进行维权。

及时维权,切勿犹豫培训机构一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恰恰是关门、跑路的前兆,因此,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问题,要第一时间开展维权,及时搜集好相关证据,如合同文本、交易凭据、微信聊天记录、宣传资料等,切勿等到机构都已经转移好资产了才行动。消费者可自行与培训机构协商,也可通过消保委、行政部门进行维权,如果协商不成,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等方式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责任编辑:24
产品中心
综合
文化
中心
荣誉资质
荣誉资质
专业团队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常见问题解答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TEL

020-123456789

邮箱:admin@aa.com
手机: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Copyright © 2002-2017 酵享未来(山东)信息咨询有限公司
友情链接: 5月起湖北将全面开展“公平竞争执法2020”行动  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  湖北开展口罩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  广西发布药品零售企业远程药学服务规范  侯国跃:若快递企业未与用户确认使用丰巢,丰巢无权向用户收费  砍头息“穿上花马甲”,网贷“变形记”怎么破?  广西南宁市场监管局约谈13家农贸市场  护航新学期食品安全!上海市场监管局联合教委、公安开展专项检查  广西南宁一民办高中涉嫌借疫情乱收费被叫停 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整治 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整治  聚焦五大领域六大行业 江苏南通推进放心消费创建  慎选这4家公司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家政行业排行榜  吉林丰满:打好稳价“组合拳”  盯紧安全风险点 福建厦门打造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环境  严控高风险!上海加强夏秋季食品经营安全监管  福建厦门:强化食安封签监管 为外卖安全加锁  吉林和龙:多举措强化网络订餐监管  侯国跃:若快递企业未与用户确认使用丰巢,丰巢无权向用户收费  安徽黄山:火腿月饼香飘中秋  邻居在楼道加装围栏 法院终审判令拆除  守好食品“防疫关” 福建责令800余家经营主体整改  突出7项重点!湖北专项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  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  黑龙江省7部门联动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  广东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  山东武城:多措并举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网  聚焦五大领域六大行业 江苏南通推进放心消费创建  砍头息“穿上花马甲”,网贷“变形记”怎么破?  吉林省加强防疫物资监管 严打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  助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 “上海品牌”认证实现新跨越  福建省特检院:筑牢安全防线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  广交会知识产权投诉纠纷数量呈下降趋势  加速“回血”!从“618”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 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  兼职刷单能赚钱?警方公布刷单诈骗4种新套路 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“江宁督督”打造基层监管服务新模式 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  监管有力度 餐品有温度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守护隔离点食品安全  吉林和龙:防疫情实地强化监管农贸大集  侯国跃:若快递企业未与用户确认使用丰巢,丰巢无权向用户收费  福建厦门:强化食安封签监管 为外卖安全加锁  近半年遭200多万条网友“吐槽” 网课网游网络打赏纠纷为啥频发  水箱容积标称2吨实则减半 福清消委会质疑行业规则  助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 “上海品牌”认证实现新跨越  福建省特检院:筑牢安全防线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  广西南宁:“互联网+智慧监管”护航学校食品安全  天津市场监管委开展节日安全检查调研工作  砍头息“穿上花马甲”,网贷“变形记”怎么破? 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福建厦门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